close

DSC_0084

餛飩的起源,一般認為是在漢代,據漢代楊雄的《方言》書中記載:“餅謂之飪,或謂之餛”,飪餛后來轉稱為餛鈍。三國魏張揖的《廣雅》一書說:“餛鈍,餅也。”可見東漢末,三國初就已有“餛飩”的稱呼。

DSC_0095
  餛鈍之所以叫餛飩,主要是因其形狀,《資暇錄》說是“以其渾屯之形”而外方山人所揖《談徵》則解釋得更清楚:“餛飩,即餃餌別名。《食貨志》作餛飩,像其圓形也,屑米面為米,空中裹餡,類彈丸形,大小不一,成籠、或煮啖之。《南越志》:‘閩人于十月一日,作京餛飩祀祖告冬。”這段話說明餛飩圓鼓鼓的像彈丸,而餃子形狀則是彎月形。這說明出現了新品種。大約在北齊末隋初,當時顏子推動的文集說:“今餛飩,形如偃月,天下通食也。”也就是說餃子的形狀像偃隊的月牙,與餛飩的圓鼓形不同。

Copy of DSC_0097

餛飩在我國南方,因地域不同,風味殊異。製造餛飩的皮、餡料、湯汁皆十分考究。名稱也是異彩紛呈,如福州叫“燕皮餛飩”,湖北叫“包面”,四川和云南貴州叫“抄手”“雲吞”,皖南叫“包袱”,浙西南、閩中、閩南叫“扁食”“扁肉”......等等。

DSC_0075

在江浙地區以上海地區的餛飩形狀最特殊,麵皮較厚而且形狀類似護士帽狀,內餡也以油菜或者青江菜或者雪菜(雪裡紅)+豬肉….也有放豆干或者豆腐~粉絲放在內,口感也不賴;上海人在過年的時候,不一定要吃水餃,因為上海大餛飩的形狀,比水餃更像元寶,所以上海人家過年的時候,一定要包個餛飩來吃,象徵來年開運發財!也有在三大節日的時候吃大餛飩來把元寶吃下去,認為工作財運都可以興旺,或者轉運氣也可以用吃餛飩來轉運。

DSC_007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eh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